新加坡物流公司GOGOVAN每天为数百家企业配送货物,而每一单的发票有时需要长达8天才能交到GOGOVAN手中。GOGOVAN营运长尤金·李表示,电子发票系统的推广落地使得供应链企业可缩短付款时间,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IMDA局长陈杰豪也表示,对新加坡的中小企业而言,电子票据将是他们接轨数字化的第一步。通过电子票据的采纳,企业也将得到宝贵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的收集将助推其进一步的数字化发展。
持续发展
2018年9月,新加坡推出了全球首个国家统一的支付二维码(SGQR),可以同时兼容27个支付软件,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统计:新加坡已有超过2万个支付点使用SGQR,这标志着新加坡向无现金社会再迈一步。
2019年1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管理局(IMDA)和企业发展局(EnterpriseSingapore)联合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StartDigital项目(数码启动计划)。
数码启动计划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领先。该计划有五类企业基础数码方案,分别是会计、人力资源、数字营销、数码交易和网络安全,新成立的中小企业可以免费从中任选两项数码方案。企业必须承诺参与计划至少18个月,前6个月费用豁免,剩余期间也不需支付太高的费用。
中小企业可联络以下参与该计划的企业,包括星展集团(DBS)、马来西亚银行(Maybank)、华侨银行(OCBC)、新电信(Singtel)、星河移动(StarHub)和大华银行(UOB),获得相关配套服务。
企发局主席王文辉(Mr.PeterOng)表示:"数码启动计划会让中小企业一成立就数码化,并开始形成自己特有的组织架构、操作流程和职工培训制度,作出一系列商业决策。该计划帮助企业从一开始就选对方向、定位准确,不断发展,提高适应能力以及生产效率。许多年轻的中小企业都选择参与该计划,这对我国的企业和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除了数码启动计划,新加坡政府还推出两个国家级计划。
一是全国电子发票网络(NationwideE-InvoicingNetwork)。IMDA推出该项计划,目的是帮助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更好的采用电子发票,提高生产力,缩短收款周期。新加坡大力支持全国电子发票网络的建立,并为企业提供培训,以鼓励更多企业采用电子发票,从中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凡是注册电子发票并且用网络银行支付的用户都可以收到政府的$200新币鼓励金。
二是数据保护信任标志(DPTM)。IMDA和新加坡个人数据保护委员会(PDPC)联合推出该计划,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组织,获得消费者在数据保护政策和实际操作方面的信任,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资通局执行长陈杰豪(Mr.TanKiatHow)认为:"企业要想在数字经济中站稳脚跟,保持竞争力,必须将数字化放在首位。看到整个行业共同合作,找到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性方案,我感到十分欣慰。"
随着不断成长壮大,中小企业需要更多、更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也可以继续寻求其他"中小企业数字化计划"的支持。企业也可参考行业数字化计划(IDP)来评估自己的数字化水平,预批并实施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
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全世界不断出现企业倒闭和裁员。新加坡政府应对疫情推出了庞大的经济援助配套,竭力保企业保工作。而面对这次疫情的长久战,新加坡鼓励企业转型,并加快企业数码化,利用互联网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公司年审延迟60天
所得税缴纳延期3个月
所得税豁免(2020税务年度)
新注册三年以内的公司,可免税最高12.5万新币
注册超过三年的公司,可免税最高10.25万新币
所得税退税
在税务豁免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退税。
2020年,退税比例提高到25%,最高减免税金1.5万新币。
生产力解决方案补助
企业购买新设备或IT解决方案等,可获得政府补助比例从70%提到到80%。
市场援助计划
中小企开拓新市场、发展和筹备新业务付出的成本,可以获得最高70%的补助,上限10万新币。
企业领导转型项目
对于有意发展壮大事业的企业领导者或所有人,可获得为期1年的转型指导,包括4个月的组织建设、商业战略、竞争力、金融、管理、数字化的高端培训,加上数月的资深商业顾问定制化发展指导,以及聚集商业人脉的机会。
企业贷款
提供1000万新币的贷款,协助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固定资产、风险债务、贸易融资、项目和并购贷款。另外,企业最多可申请高达5百万新币过桥贷款,年利率上限为5%。
顺境和逆境中都能看出新加坡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决心和力度。难怪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人和企业家都争相在新加坡注册公司,或设立东南亚,全球总部。
当然,无论从经济增长速度、还是产业升级方面来看,东盟国家都正在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新的的热点区域。特别是中美贸易冲突以来,中国企业开始重点关注东南亚国家的市场。而现在,新加坡已成为中美两国科技企业的角斗场。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以ByteDance(字节跳动)和Alibaba(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龙头为首的企业正在借道新加坡,进军东盟市场。据多位业界人士透露,知名在线出行服务平台Ctrip(携程)、电信服务商China Telecom(中国电信)等中资企业也正在新加坡扩大技术和运营服务团队的规模,加强在东南亚洲地区市场的存在。
TikTok(中国抖音的国际版)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已经于今年早些时候大幅扩大并升级了其在新加坡的办公空间。去年底,中国科技巨头Huawei(华为)也在新加坡增设了一个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
与这些暗渡陈仓的举动相比手笔更大的,是Alibaba(阿里巴巴)于今年5月斥资12亿美元买下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的一座摩天大楼50%的所有权。据悉,这宗交易是该集团在中国以外地区购置的第一笔资产,也有猜测说这里将可能成为其在海外的新总部。
这些中国资本科技企业正在与早期就已经进入这一市场美国科技巨头Facebook、Google、Microsoft和Amazon等展开新的角逐。想要在6亿5000万人口的东南亚分一杯羹。
外国企业在新加坡成立什么类型的公司比较合适呢,以保和商务的经验并结合新加坡注册公司的政策来看,大多数企业都是以成立新加坡子公司或者私人有限公司比较便利,责权清晰。
注册新加坡公司的要求
新加坡注册公司非常简易,任何国籍人士或公司都可以在新加坡成立公司,条件如下:
1.满足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
2.公司必须至少有一位本地董事(公民/永久居民/EntrePass持有者)保和商务提供本地挂名董事,不持股,不参与运营。
所需资料
1.申请人护照和身份证(扫描件)
2.住址(可以是家庭地址或者公司地址)
3.注册资本(最低1新币,没有上限要求)
4.公司名字 (以英文或者拼音组成,保和免费核名)
5.营业范围(最多2个)
在新加坡成立公司,不仅运营灵活,可以实体经营,也可以离岸操作。还能合法规避繁重的公司税项。
新加坡公司可通过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从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目前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当中,40%都是中国企业。例如:中国航油和中国远洋投资。
外国企业家或股东通过新加坡公司在当地实际运营和纳税,可获全家移民新加坡的机会,实现经商和移民双重获益。真正做到即赚钱又顺便拿绿卡。例如:海底捞的张勇,阿里巴巴的孙彤宇,手游的孙泰藏等。
当然,也有很多年轻的企业家,实干家,既想创业赚钱又想拿身份,启动资金又不多,这确实需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保和建议,先注册公司,离岸经营,公司有一定的收益后再实体办公,聘请本地员工,申请准证等后续步骤。接着按自己的家庭需求安家,择校。什么时候对政府的贡献度够了,扎根在新加坡也融入新加披了,全家获批绿卡也就水到渠成了。
关注新加坡信息的朋友,请顺手在保和推文右下角点个 “在看” ,以后才能将保和的文章推到你眼前。或者,对保和公众号加星标,星标很简单的,点击推文标题下面的 ”保和海外” 。再点右上角三个点点点,选择一下“设置星标”就好了。谢谢!